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 

BIM专区

BIM Area
  • BIM案例
  • 您当前的位置:BIM专区>BIM案例>BIM技术和范蠡大桥的天作之合!!


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,是国内资质涵盖面最广的知名大型设计咨询集团。依托百年学府同济大学的深厚底蕴,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进取,在全国各个省、非洲、南美有包括上海中心、上海世博会主题馆、上海自然博物馆等近万个工程案例。


下属桥梁工程设计院是在李国豪、项海帆院士的直接关心与领导下于八十年代初建立发展起来的。建院三十多年来承接了包括江阴长江大桥、苏通长江大桥、泰州长江大桥、椒江二桥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,为我国桥梁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。


项目概况

范蠡大桥位于江苏省宜兴市,跨越风景秀丽的东氿,是范蠡大道的重要节点。它的建成,将为拉大宜兴城市框架、建设东氿新城起到重要作用。


范蠡大道全长约12公里,北起庆源大道东延段,向南跨越东氿、宁杭高速、宁杭高铁后,向西接上站前大道,全线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,设计时速80公里。沿线共有六大节点工程,分别为陶都路立交、宁杭高速立交、宜浦路立交、范蠡大桥、宜官公路下穿隧道工程和太湖大道立交等,工程投资规模、建设体量,均创宜兴市单项交通工程历史之最。该桥为三塔四跨的斜拉桥,主桥跨径组合为50+168+168+50,总长500m,跨东氿段总桥长1376m。

项目难点和BIM应用目标

桥塔造型取自江南民俗“孔明灯”,采用独创的钻石型空间结构。范蠡大桥与东氿大厦隔湖相望,相映成趣。整个桥梁由四个桥塔组成,远看好似东氿湖上的颗颗明珠,形成氿湖联珠的意境。桥型受力合理,灯笼塔浮于水上,夜晚灯光的辉映下,夜景造型独特优美。

独特的造型,伴随而来的是设计和施工难度的大大增加。本项目正是通过BIM技术的应用,针对结构复杂的特大桥梁,建立适用于设计、施工全过程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


BIM技术


在市政、公路行业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,但像本项目这样应用BIM技术将复杂特大桥的设计与施工将结合的案例还比较少。本项目给该院以下启示:

  • 对于造型新颖、结构复杂的城市景观桥梁,BIM技术在方案阶段不仅可用于演示,更是可以用于结构的受力分析和方案优化,使得方案的真实性、可行性得到有效保障;

  •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可以解决复杂关键节点的设计难题、解决各专业之间以及同一专业各部件之间的协同设计问题,同时结合族、库以及二次开发技术,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返工。

  • 在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对设计图纸加以验证,对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难点重点进行预演,对人、机、料的投入以及工期进行更准确的把控,同时结合二次开发的管理平台对施工现场进行更有效的管理。



总之,通过BIM技术在范蠡大桥项目的应用,大大提高了设计和施工的工作效率,同时也使得设计和施工质量得到更有力的保证。相信这一模式将成为未来桥梁工程发展的趋势。